棉市冰火兩重天 各方如何應對
眼下,新疆棉市處于冰火兩重天的局面,一面是棉農忙著采摘交售,一面是軋花企業忙著收購加工,全疆大地機器轟鳴,看似繁榮的背后卻充滿隱憂,特別是對部分包廠企業而言,更是陷入了騎虎難下的困境中。
據了解,今年籽棉收購價格高企,棉農植棉收益較為可觀。10月上旬,北疆棉價快速上漲,其中機采棉收購價達到6.9元/公斤以上,哈密等地手摘棉收購價甚至達到8.0元/公斤,高于去年2.0元/公斤以上。新疆棉農連續兩年植棉虧損的局面得以扭轉,加之新疆氣候條件有利棉花生長,因此無論籽棉產量還是質量均高于去年。北疆呼圖壁縣棉農表示,今年棉花畝均產量達到300公斤以上,在扣除植棉物化成本和人工成本后,畝均收益能達到500-600元。
然而“高處不勝寒”,高棉價局面并未能維持太久。由于缺乏下游紡企的采購支撐,棉花于10月下旬開啟一輪跌勢。在此期間,筆者也多次接到棉農打來的電話,詢問后期棉價走勢。有棉農表示,目前北疆棉花采摘及交售進度已達60%以上,此時棉價下跌,并不會對棉農植棉收益產生多大影響,一是棉農已經交售了大部分棉花,收益基本鎖定。二是后期花由于質量原因,本身價格就低于前期花和中期花。因此在交售的后一階段,棉農基本都是隨行就市銷售,不存在惜售情況。
棉農鎖定收益的同時意味著棉企鎖定了皮棉成本。雖然棉農收益在今年迎來反轉,但棉企卻依然在備受煎熬。由于近兩年新疆兵團和地方有計劃的調減植棉面積,而當地棉花加工企業卻不斷增多,導致加工資源越發緊張。為了爭奪有限的資源,提價搶收便成了他們唯一有效的辦法,今年表現得尤其激烈,棉企備受其煎熬。
新疆棉企認為,截至目前,機采棉收購均價在6.5元/公斤左右,折合皮棉成本在16000元/噸(保守統計),而北疆監管庫3128級機采棉毛重報價14800-15000元/噸,即便售價與成本倒掛1000元/噸以上也少有成交,內地棉紡企業和貿易商都在觀望。
據調研發現,在今年提價搶收的企業中,內地赴疆包廠占據一定比例。為了達到合同中所規定的加工量,只能硬著頭皮抬價搶收,正應了那句“殺敵一千自損八百。”北疆呼圖壁縣某棉企表示,由于是自有企業,即便不開工,工廠損失成本也可以負擔得起,如果賠本收購,一旦后期棉價跌幅加大,企業損失將是無法估量的。因此,當市場棉價高于6.8元/公斤時就會要求廠區減收或者停收。而對于后期棉價,多數企業并不看好。
與籽棉收購市場相比,皮棉市場冷靜很多。多家紡織企業反映,現在還有部分儲備棉庫存,可以用到11月中旬左右,由于新花價格比較高,目前持觀望態度。目前一些貿易企業銷售儲備棉,采取了期貨點價方式結算,即紡織企業支付全額貨款加一定數額的保證金,就可以將所購棉花出庫使用,然后根據各批次棉花質量指標不同,相應加減升貼水進行二次結算。這樣,不僅方便紡織企業采購,并且對買方來說,定價方式靈活,具有一定的主動性。
熱情較高的籽棉收購市場,遭遇冷靜的皮棉采購市場,這一冷一熱意味著棉花產業鏈上游、下游之間的博弈序幕悄然拉開,由于現有儲備棉流通庫存、下年度儲備拋儲預期、外棉外紗及宏觀經濟政策等諸多因素的參與,未來的市場走勢具有諸多不確定性。參與各方,可密切關注、合理利用期貨、期權等金融工具,規避市場風險,平穩發展。
棉市冰火兩重天 各方如何應對 本文被閱讀 1285 次
上一條:各種漲!紡織全產業鏈遭遇“成本劫” | 下一條:如何處理紗線上的棉結? |